德化赤水镇:东里“硒”游富农家

栏目:其他新闻 发布时间:2019-01-24
分享到:
德化赤水镇:东里“硒”游富农家

——来源:德化网2018-10-16

夕阳下的富硒水稻基地


一片片梯田,一茬茬稻谷,一个个弯腰的身影,一声声欢歌笑语伴着秋风,一场秋收正在赤水镇东里村上演。


国庆假期,东里村250亩优质富硒水稻已收割完成。近年来,赤水镇以戴云山丰富的生态资源和富硒土壤资源为依托,打造 “硒游记”为主题的富硒康养产业园,一个集硒产品聚集地、硒文化传承地、硒养生旅游目的地为一体的富硒养生基地呼之欲出。


250亩富硒水稻喜获丰收


走进赤水镇东里村,稻农的身影在田间时隐时现。65岁的陈兴奋就是其中一员。他正在将脱粒后的稻谷装袋,“现在儿女长大了,都不在身边,也就我们两个老人自己在家种点田,这是今年第一次试种晶优534,但收成还是不错的。”陈兴奋笑着告诉记者,黝黑的脸上是收获的喜悦。“我家今年种了6亩,每亩产值大约2400元,这样下来,一年能增加一两万的收入。”陈兴奋坐在田埂边慢慢向记者算起了这笔账。


农民在筛选稻


“我们村种的大米跟其他大米相比,富含硒元素,有着更高的营养价值,所以相对于市场上其他大米,价格会更高”。东里村主任陈建坡介绍道。记者沿着村里的公路一路向前,路旁稻浪滚滚,金黄的稻穗仿佛在展示丰收的喜悦。“今年我们村种富硒水稻的有30户,共种植了250亩的富硒水稻,按照往年的经验来看,每亩可以收获600公斤左右,可以为稻农带来数万元的收入。”陈建坡自豪地说道。


富硒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赤水镇海拔900多米,山清水秀,目前村中有24位80岁以上的老人,这其中有3位已达90以上高龄,五代同堂是旁人艳羡的温馨图景,却是东里村高龄老人们的生活日常。赤水镇党委书记林思毅说,东里是远近闻名的长寿村,清代德化县志曾记载108岁的长寿老人就在东里。


原来,2016年,来自闽东南地质队驻东里村第一书记的杨延平对赤水镇区域内的土壤进行检测,得出了一个喜人的结论,送检的土壤含有硒元素,并发现此地种植的大米、蔬菜等均达到了富硒标准。富硒土壤的发现,揭开了这座古村的长寿密钥,硒元素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增强免疫力、抗癌抗肿瘤等作用。这对于急需寻求产业突破的东里村来说更是一个天赐的机遇。


为了更好的发展富硒产业,抓住赤水东里的富硒大米备受消费者的青睐这一契机,东里村成立了合作社,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运营模式,由村干部带头创业,鼓励村民参与富硒产业园建设,打造集“农业观光、农耕文化体验、康养休闲生活”为一体的富硒产业园。泉州市派驻东里村第一书记黄唐嘉告诉记者,“东里村今年种植了8个品种的水稻,因为地处戴云山保护区里,生态环境良好,所以农副产品市场十分看好。”


农旅结合打造长寿之乡


一条隐在田间的小路,道路两旁长满野花野草,随着秋风不时的传来阵阵青草的清香。记者踏上东里村还未建设完成的游步道,夕阳西下,富硒基地有着别样的韵味。


“未来几年我们镇都会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着力推动项目提速、产业提升、环境提质、民生提效,同时按照‘一心两带四重点一保障’这一思路,加快推动乡镇经济发展。”林思毅告诉记者,赤水镇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农业和旅游这两个方面。在今后将积极发展农旅互动、农旅结合、农旅共赢的生态农业特色模式,抓住东里村富硒土壤这一机遇,发展富硒产业,依托戴云山、九仙山这一旅游资源,进一步保护当地的特色古村落,结合九仙山风景区和国家戴云山保护区的地理优势,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寻求发展突破口,打造适合农业农村发展和养生避暑的长寿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