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让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犯罪无处遁形

栏目: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19-03-20
分享到:
山东让侵犯知识产权假冒伪劣犯罪无处遁形

——来源:人民公安报

 

  3月15日,山东公安机关通过现场咨询、网络直播、社区宣传、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开展打假宣传活动。广大民警结合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向群众介绍假冒伪劣产品的识别方法和预防上当受骗的手段技巧,着力提升大家的识假辨假能力和水平。

  让假冒伪劣犯罪无处遁形

  在经济新常态、消费多样化的近日,如何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及电商企业依法履责意识?近年来,山东公安机关坚持重拳打假、实拳维权,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打击食品药品犯罪作为保民生、促发展、维稳定的重要举措,持续把打击矛头对准直接坑害群众利益、危害生产生活安全等假冒伪劣犯罪重点领域,向上深挖源头,向下理清销售网络,彻底铲除犯罪产业链条,让假冒伪劣犯罪无处遁形。

  山东公安机关坚持对侵犯知识产权和假冒犯罪“零容忍”,先后组织经侦部门开展“亮剑”行动、“破案会战”、“打假行动”、“互联网侵权犯罪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行动,适时召开推进会,分析问题,研究对策,重点推进,取得良好成效。据统计,2018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共受理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24起,立案414起,移送起诉13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87名,涉案价值9.6亿元。突出信息引领作用,全面出击,严打各类假冒伪劣犯罪,特别是组织相关市连续围绕打击假药犯罪开展波次集中行动,战果突出。2018年1月,组织指挥德州市公安局经侦支队成功侦破袁某等人特大制售假冒品牌运动鞋案,一举捣毁生产、仓储、销售窝点3处,共抓获犯罪嫌疑人8名,查封、扣押假品牌运动鞋2.6万余双,制假模具3个,查明该团伙累计销售假冒运动鞋20万双,销售金额1000余万元。加强警企共建,主动深入全省行业龙头企业走访交流,全面了解民族品牌的知识产权状况,研判搜集线索,共商维权大计,为服务和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和创新利益提供有力法制支撑。坚持宣传贯穿工作始终,紧紧依托重要节点,联合市场监管、质监等部门先后组织开展“4·26世界知识产权日走进校园”“为民打假赶大集”等主题宣传活动,将查获的假冒伪劣商品和危害民生的恶性涉假产品进行集中展示和销毁,社会反响强烈。在抓好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舆论阵地的同时,强化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网站等各类新媒介,提升传播力和影响力,开辟网上举报途径,拓宽了线索来源。

  研判摸排犯罪线索,摧毁犯罪网络、斩断利益链条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命健康。山东公安机关准确把握食品药品犯罪规律特点,主动研判摸排犯罪线索,充分发挥警企合作优势,瞄准反映强烈、危害严重、具有行业“潜规则”等特征的犯罪行为,组织开展深化打击食品药品农资环境犯罪行动、打击食药犯罪“利剑”行动,以“零容忍”高压态势,坚决摧毁犯罪网络、斩断利益链条。2018年共侦办食品药品犯罪案件277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815名、移送起诉3277名。实施大案牵引,深入经营、主动拓线,共侦办部督案件110起、厅督案件77起,提报公安部发起全国线索协查13起。配合开展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假宣传违法犯罪专项打击行动,各警种共侦办案件724起,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主动联合农业部门开展打击整治非法制售使用假劣和禁限用农药专项行动,侦办涉农药重大案件13起。针对肉制品、保健食品、水产品等5类重点食品,开展打击食品犯罪抽检专项行动,侦办案件81起。针对重点地区主动实施取样检验,对发现的280余条线索部署开展“红箭”1号行动,已侦办案件44起。全力开展药品“净网2018”行动,侦办药品犯罪案件552起,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做强数据支撑,强化数据侦查

  山东公安机关牢固树立大数据侦查思维,依托信息化“三个一”建设,深化与互联网企业战略合作,依靠实战不断修改完善线索筛查数据模型,实现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涉案人员的大数据刻画,有效破解涉网案件发现难、取证难、侦控难和全链条打击难等瓶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