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ipo观察
版权信息|本文深蓝财经综合自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经营报、瞭望东方周刊、每日经济新闻、腾讯财经,转载请注明来源!
不一样的财经视角
平安信托大地震!一流财富团队要被"废了"?1200名员工人心惶惶
“教主”黄晓明的资本地图
证监会深夜开闸!9月15日起,外国人可开户炒A股!
今年年初把美国信用评为负面展望级别的大公资信,终于倒在自己名噪一时的“民族牌”评级信用上。
今天可谓大公资信的黑暗日,先是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发布消息,给予大公资信严重警告处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暂停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相关业务一年。
接着,证监会新闻发布会宣布,北京证监局依据《暂行办法》拟责令大公国际限期整改,期限一年,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新的证券评级业务,更换不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
上述处罚消息意味着,大公资信将被禁止在未来一年内进行债券评级的工作。
一天之内遭遇两次重击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发布的消息的关键词在于“收取高费用”、“虚假表述”。
消息显示,2017年11月-2018年3月,大公评级在为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同时,在交易商协会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大公评级向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表述和不实信息。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是银行间债券市场、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参与者共同的自律组织,协会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国人民银行。
该协会在债券市场的权威性在市场得到公认。
而证监会的通报,则是直接暂停大公国际证券评级业务一年。证监会称,大公国际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大公国际与关联公司公章混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不良,内部管理混乱;
二是在为多家发行人开展评级服务的同时为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有违独立原则;
三是部分高管人员及评审委员会委员资质不符合要求;四是个别评级项目底稿资料缺失,模型计算存在数据遗漏等。
上述问题违反了《证券市场资信评级业务管理暂行办法》(2007年证监会令第50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
北京证监局依据《暂行办法》拟责令大公国际限期整改,期限一年,整改期间不得承接新的证券评级业务,更换不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目前,北京证监局已完成行政监管措施告知程序,相关后续工作正依法推进。
回应:对别有用心的人保留追究法律的责任
针对监管部门的处罚决定,大公资信今晚发布公告称:对发展过程中出现风险管理问题,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们工作的各界人士表达深深歉意!
公告称,大公资信将在监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按要求逐项对照、彻底整改,并认真研究解决行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各项业务和工作完全合规合法、稳步有序推进。
大公资信将继续坚持走民族品牌国际化发展道路,坚持客观、公正、独立的评级原则,坚持适应国家发展需求推进评级模式创新,坚持积极推动国际评级体系改革。
大公资信已将需要说明的问题申诉材料提交有关部门。
大公资信对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此次事件蓄意污蔑和诽谤的行为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大打“民族牌”,曾给美国信用降级
大公评级于1994年经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经贸委批准成立,是中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创建者,拥有银行间和证券业两大债券市场,四个国家政府部门认定的中国全部债务工具类信用评级资质。
大公资信官网也显示,大公信用信息服务有限公司隶属于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成立于2002年,是大公国际信用评级集团旗下专业从事与政府合作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全资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