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境科学与管理...
摘要:对企业环境信用进行评价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推进企业环境信用监管,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境保护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中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已经试点及实施将近十二年,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文章通过对中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现状的分析,总结了中国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中所取得的进展,并从实现评价结果的区域互认、探索企业环境信用承诺制度、完善奖惩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在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奖惩机制;评价指标
近年,中国对环境保护领域信用建设工作越来越重视,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 明确要求: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信用监管,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快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发挥同行业和社会监督作用。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是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客观公正地开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有利于加强企业对于自身环保问题的认识。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结果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合理运用环境信用评价结果能够明确监管重点,实现精准监管。此外,通过对环境信用评价结果的合理应用提高企业的环境违法成本,促进企业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
一、中国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制度的推进历程
中国从2003年开始在部分省市开展企业环境行为评价试点。
2005年11月《关于加快推进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的意见》中提出在全国推广试点经验,加快企业环境行为评价工作;对评价结果五色标示并制定《企业环境行为评价指南》[1-2]。
2013年12月《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扩大了评价范围,发布《企业环境信用评价指标及评分方法(试行)》,在江苏、重庆、广东等城市展开试点。
2014年11月《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要求建立环境信用评价制度,将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纳入社会信用体系。
2015年11月《关于加强企业环境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到2020年企业环境信用制度基本形成。
2019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