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认证
服务认证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服务场所、服务活动的组织与推广等服务,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的合格评定活动。服务认证通常包括行为规范、设施环境、客户满意等方面的审查服务。
在世界经济步入服务经济甚至是新体验经济的时代,服务业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客户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苛刻和挑剔,他们期待更多,需要指导和保证使他们在购买和选择时放心、安心、称心。
人们对服务的认识和重视远不如产品,服务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于1995年设立了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年我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成立了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全国饮食服务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03年成立了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短短十余年,不能与产品标准的百年历史相提并论。服务的标准主要涉及服务基础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和服务提供标准三方面。其中,服务基础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术语标准、符号与标志标准、量和单位标准、数值与数据标准和测量标准;服务保障标准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标准、设施设备及用品标准、环境标准、能源标准、安全与应急标准、职业健康标准、合同管理标准、人力资源标准和财务管理标准;服务提供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服务技术标准(或称服务规范)、服务提供标准、服务质量控制标准、运行管理标准和服务评价与改进标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规定了用技术标准支持或促进服务贸易,提出了服务技术标准保障服务贸易的要求。在十余年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尽管ISO和各个国家都相继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服务的标准,但是总量上缺口相当大,尤其是服务技术标准奇缺,不能满足服务业发展的需求,给服务认证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服务具有四项基本特征:通常是无形性、同时性、异质性和非储存性。衡量服务优劣程度具有三项主要要素:服务系统、服务提供者和接受服务的顾客。无论如何,服务的机理特征表明了服务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服务满足程度的评判困难重重,给服务认证技术的开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尚需指出,产品价值的实现往往需要借助服务,如软件、硬件和流程性材料的交付,而服务价值的实现并不一定依赖于产品。服务既自成产业,又不限于服务业,工业、农业中存在着大量的服务,为服务认证事业提供了广阔前景。
■ 内部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体系,提升内部管理、技术水平,稳定经营运作;
■ 通过全员参与,强化质量管理,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全面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 获得市场准入之资质,增强市场竞争力,抢占先机;
■ 取得客户及消费者可以信赖的重要证明,增强对企业的信任及持续满意;
■ 通过专业权威认证,消除信任危机,节省重复验证之精力与成本;
■ 政府采购、重大项目招标之“贵宾券”;
■ 获得国际贸易之“绿色通行证”,突破国际贸易之间设立的技术壁垒;
■ 扩大企业知名度,提升企业形象;
■ 企业承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服务认证可以帮助您的组织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服务认证可以帮助您的组织改进工作绩效,提升竞争优势,提升品牌效应;